基层招商引资:如何“各显神通”?
日期:2025-11-03 08:49:31 / 人气:2

招商引资是基层经济发展的关键抓手,其本质是地方政府与企业间的动态博弈。在中国“铁打的公务员,流水的一把手”干部管理体制下,地方主官与“用脚投票”的企业形成了既有合作又有竞争、既相互依赖又相对独立的关系。这种博弈可通过二维框架解析:横轴为政府是否干预企业经营,纵轴为干预是否合法合规,由此划分出政企合作、政企分治、政企伤害、政企合谋四种类型。其中,合法合规的政企合作是最优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需依赖双方稳定的长期利益捆绑与强有力的监督机制,同时良好的政商关系还需在“亲”“清”基础上兼具“平等”特质。
一、各显神通的招商秘诀
无论何种招商模式,核心都是促成良性政企合作,以下四种模式在基层实践中最为典型:
1. 乡情招商:以情为纽带激活资源
乡情招商通过联结外地老乡、港澳台同胞及海外侨胞,吸引其返乡投资。广东、福建凭借侨乡优势,在利用侨资方面成效显著——广东粤籍侨胞占全国华侨华人总数60%,侨资企业占全省外资企业60%以上;民营经济占比超85%的福建泉州,其发展也离不开侨乡资源的支撑。对于缺乏侨胞资源的地区,则通过“双返双创”“三请三回”等活动凝聚乡情,如江西积极推动“返乡返程、创新创业”和“请乡友回家乡、请校友回母校、请战友回驻地”,这也成为当地GDP增速名列前茅的重要助力。
2. 产业招商:依托优势打造生态
产业招商分为传统主导产业强化与产业链招商两类。前者利用本地现有产业基础形成特色名片,如“汉服之都”山东曹县、“鞋都”福建晋江等特色产业之城。但该模式存在增长空间有限、新官倾向打造个人烙印产业的局限,因此产业链招商成为主流。其核心是瞄准目标产业,先引进龙头企业,再吸引上下游配套企业,形成完整产业生态。某县打造“机器人产业港”的案例颇具代表性:先对接国际机器人龙头企业,再联动上下游供应商与客户,引进系统集成商,完善政务、金融、人才等八大服务体系,最终通过产学研结合形成人工智能产业集群。汽车产业因产业链长、带动效应强,成为各地争抢的重点,如比亚迪抚州基地投产后,一季度拉动当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5个百分点。
3. 平台招商:借势高等级园区政策
平台招商依托工业园区的土地储备、政策优惠与基础设施优势吸引企业,尤其适合高行政层级或经济发达地区。城市等级与园区级别决定了政策红利水平,国家级开发区享有更多优惠。如今企业不仅关注土地、税收优惠,更看重地方协助申请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等资质的能力——高新技术企业可享受15%企业所得税税率、政府补贴、招投标优势、人才引进倾斜及优先上市等多重利好。
4. 政府风投: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
政府风投通过国资平台设立产业引导基金,以LP(有限合伙人)身份提供财政资金,由GP(普通合伙人)运营,撬动社会资本投向目标企业或产业。合肥是该模式的标杆,其国资在蔚来困境时注资70亿元,既助企业脱困,也实现了财政增收,被称为“最牛风投机构”。但需注意,该模式与其他招商方式可互补,但政府投资需避免赌博心态,因在前沿技术与产业方向甄选上,市场主体往往更具优势。
二、招商乱象与陷阱需警惕
招商引资并非一帆风顺,基层干部需防范三大风险:
- 互害式招商:地区间为短期利益恶性竞争,提供违反法规的补贴政策,如“缴纳100万增值税补贴35-40万”,诱使企业频繁变更注册地,形成零和博弈,违背良性竞争原则。
- 盲目复制合肥模式:合肥早期引进的熔盛重工、彩虹集团、赛维等项目均告失败,仅京东方成功。政府股权投资应聚焦需系统集成或巨额投资的明确领域,避免过度主导市场。研究表明,政府基金在风投市场虽占主导,但绩效不及私募公司,因存在政治干预。
- 政企伤害:企业可能通过虚假承诺骗取投资,如汉能集团各地薄膜基地多数不了了之,恒大2.6万亿元债务背后的产业投资也让地方政府与民众蒙受损失,导致政企关系从合作转向对立。
基层招商引资需在理论框架指引下,结合本地实际选择合适模式,平衡短期成效与长期发展,在合作中坚守合法合规底线,方能实现地方经济与企业发展的双赢。
作者:天顺娱乐
新闻资讯 News
- 35 岁残障女性赵红程:告别自证,...11-03
- 英伟达的泡沫,或许还能膨胀5万亿...11-03
- 基层招商引资:如何“各显神通”...11-03
- 影石为野心付出了沉重代价11-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