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民挚爱到争议焦点:我们为何不再那么爱Taylor Swift?

日期:2025-10-29 15:32:56 / 人气:4



今年音乐圈因Taylor Swift的第十二张录音室专辑《The Life of a Showgirl》(以下简称TS12)掀起轩然大波。这张专辑创下首周四百万张销量的历史纪录,强势洗榜Billboard前十二,再次证明她在音乐界的统治力。然而,抛开耀眼的商业成绩,TS12在乐评界和大众评价中却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曾经全民追捧的Taylor Swift,如今似乎不再那么受宠。

专辑争议:期望与现实的落差

发布前的高期待

TS12是Taylor Swift在盛大巡演The Eras Tour结束后发布的首张专辑。她在播客中宣布,这张专辑所有歌曲都是热单级别,不会有额外加曲,是自己职业生涯一直想做的专辑,制作人是曾打造《1989》和《Red》的Max Martin和Shellback,专辑名称也引发人们对她辉煌职业生涯及巨星台前幕后生活的期待。

首支单曲的争议

专辑首支单曲《The Fate of Ophelia》引发巨大争议。歌曲引用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奥菲利亚的故事,奥菲利亚在原著中是被利用、被凝视的客体化形象,人们期待Taylor能以新颖视角剖析其命运,结合自身经历道出演艺圈的心酸。但歌曲中,Taylor写道恋人的爱让她解脱,副歌歌词对应她与未婚夫的幸运数字总和,MV意向也指向她与未婚夫的幸福生活。这虽可能并非她将奥菲利亚再度客体化的本意,但歌曲对奥菲利亚缺乏深度挖掘,使其死亡变得扁平和可悲,成为他人幸福命运的注脚。这种叙事的扁平化是专辑乐评受冷的重要原因,整张专辑超过一半单曲与“Showgirl”主题关联不紧密,曲目联系松散,让人们失望于她不再有过去作品中细腻情感和复杂人物的洞察。

音乐形象落差:矛盾与失真

故事隐喻的矛盾

专辑第五首歌曲《Father Figure》讲述她与前音乐公司老板的故事,本可成为专辑题眼,但歌曲视角差强人意。她虚构男性学徒推翻“教父”控制的故事,副歌却用两位男人比大小隐喻权力关系,这与她六年前在《The Man》中唱出“假如我是一个男人,我或许可以更快地成功”,表达对音乐行业权力游戏反抗的形象相矛盾。六年前她或许想宣告成为“the woman”,如今却通过男性特征隐喻权力关系,让人不禁思考她是要推翻游戏还是成为掌权者。

音乐形象的巨大反差

专辑中这种音乐形象的巨大落差并不少见。如《Eldest Daughter》中唱到无法成为“酷小孩”,后面曲目《Cancelled!!》却自我演绎恶女;还专门收录一首暗讽歌手Charli xcx的歌曲。曾经人们喜爱Taylor是因为她歌词能表达出共通性的情绪,相信她能察觉心底最微妙的秘密,她唱着乡村歌曲不断成长,离粉丝很近。但现在这张专辑不再有过去的细腻和真挚,她直白表达对商业成绩的在意,让人们清晰意识到音乐对她来说是生意,她离粉丝的生活很远。

追星本质的思考:期望与现实的冲突

粉丝的期望投射

当我们在追星时,往往喜爱的是偶像某个侧面在心底空洞处的投射,这是一种粉丝与偶像之间心照不宣的“契约”。我们期望偶像能剖析深刻的主题,满足我们内心的期望。TS12中Taylor不再有过去那种对奥菲利亚命运的深度挖掘,不再展现出过去细腻的情感,这让粉丝觉得她没有履行我们对她的期望,从而引发集体性情感地震。

真实自我的模糊

Taylor在采访中说自己处于人生最幸福的阶段,不再需要折磨和苦痛,这种心理退行可能是她作为巨星所能拥有的最大幸福。但这也导致她不再拥有过去的自我,她的职业生涯起步早、成就高,人们要求她更加深刻、细腻。她以直白姿态表达对商业成绩的在意,让我们意识到她是一位身价超过十亿的巨星,她的“世女一”生活离我们很远。她曾是我们感觉在歌曲里被看到的女孩,如今她不再服务于我们的“深度投射”,只服务于自己的“幸福”,这使得我们开始重新审视对她的喜爱,思考我们爱的究竟是她,还是那些我们感觉在歌曲里被看到的时刻,亦或是看到“世一”成绩时感到的归属感与荣誉感。

Taylor Swift的TS12专辑引发的争议,不仅仅是一张专辑的成败,更反映了粉丝与偶像之间复杂的关系,以及我们在追星过程中对偶像的期望与偶像真实自我的碰撞。

作者:天顺娱乐




现在致电 5243865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天顺娱乐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