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聊GPT - 5发布:过度营销的反噬与AI技术困局

日期:2025-08-13 15:23:44 / 人气:14



GPT - 5的发布备受瞩目,然而结果却令外界大失所望,引发了广泛的吐槽和质疑。这一事件不仅暴露了OpenAI面临的诸多问题,也凸显了AI技术发展过程中的困境与挑战。

GPT - 5发布:漏洞百出与突破放缓

期待落差

外界对GPT - 5期待已久,因为距离GPT - 4发布已过去两年半。GPT - 3到GPT - 4实现了惊艳跨越,带来了“ChatGPT Moment”,但GPT - 4到GPT - 5的能力提升远未达预期。朱哲清指出,横向对比GPT - 4和GPT - 3是天壤之别,而GPT - 4与GPT - 5差距不大,更像是一个改进版本,而非阶段性变化。

技术路线与争议

业内推测GPT - 5会成为“统一大模型”,将推理、编码等能力整合进单一模型,但实际上它可能并非端到端的超级大模型,而是由实时“路由器”(Real - time Model Router)来拼接不同子模型。这种技术路线并非创新,早在硅谷初创技术圈就存在,主要用于平衡系统成本、根据用户需求分配模型等场景。Aiden He认为这更像是GPT 4.99,是历史聚合方案,路由器并非新事物,且整合多模态存在技术挑战,如根据用户意图和模型特点分发任务、平衡不同模态的计算和推理需求等。

用户反馈与市场反应

OpenAI取消自选模式后,用户集体抗议,认为GPT - 5没有4o亲切,效果不如4o,还被剥夺了选择权,纷纷呼吁“让4o回来,不然就注销ChatGPT账号”。OpenAI强调给用户“just right”的信息,但如何定义“刚刚好”存在争议。在应用场景展示方面,教育、健康医疗和编程是OpenAI进军商业化的主要战场。在教育领域,GPT - 5展示了多模态学习韩语等场景,引发市场对ChatGPT抢夺教育市场份额的质疑,多邻国股价因此震荡;健康医疗领域,GPT - 5号称有博士级能力,能解读癌症诊断报告,全球AI医疗市场也在快速发展;编程市场,GPT - 5代码能力升级,但与Anthropic的Claude Opus相比,未达到部分人的预期,且存在一些演示失误,如解释“伯努利效应”时采用被证伪的理论,图表展示出现严重错误,显示出OpenAI团队试图营造“巨大进步”假象,也表明基准测试对用户意义不大,未来竞争前沿可能转向用户体验。

失败的“GPT - 5们”:Transformer架构的发展瓶颈

研发挫败与命名谨慎

GPT - 5的训练早已开始,但没有一个模型从一开始就被命名为GPT - 5。OpenAI只有在模型达到重要里程碑后才会正式命名。内部代号为“Q Star”或“Project Q”的项目后来成为o1系列(o系列),虽在推理模型方面取得一定进步,但将o3母模型转换为ChatGPT版本时效果显著下降,推测是因为聊天产品形态限制了AI发挥。o3之后推出的“Orion”项目也未成功,2024年下半年Orion未能成功的原因包括预训练阶段局限性、优化效果在模型规模增大时失效等,且OpenAI发现用o1模型生成的合成数据训练Orion系列也未达预期,缺乏高质量、多样化的人类生成数据是最大挑战。

发展困境与架构瓶颈

以Transformer架构为基础的大语言模型(LLM)发展可能到了关键时刻,预训练遇到困难,缺乏高质量且多样化的数据,模型训练不确定性大,可能出现模型崩溃和“灾难性遗忘”等问题。这表明可能需要一个完全不同的新架构来突破技术壁垒。

未来AI进化路径:强化学习、多模态、JEPA

强化学习

强化学习(RL)适合解决以目标驱动的专业型任务,如写代码、数学、物理等领域。这些任务大多缺乏数据,需要通过反事实方式生成输出,并依靠验证器判断对错进行自我训练。OpenAI一直在开发“universal verifier”技术,通过该技术可以让大语言模型检查和评估其他模型的答案,确保在强化学习过程中生成高质量答案。RL有可能发现新的物理定理,迈向超级智能,但目前验证环节是关键挑战。

多模态

多模态引入将为AI发展带来重要突破。大语言模型维度有限,而多模态及世界模型至关重要。多模态应用有复杂的工作流,如使用浏览器、数学工具、代码等,且涉及多种复杂工具。提高多模态能力有两个层面,一是应用多智能体系统推高需求,二是通过训练更大的模型或在算力和能源限制时进行多模型组合。多模态在视频和世界模型方面的发展潜力巨大,如谷歌发布的世界模型Genie 3被认为重要性超过GPT - 5。人类从视觉、听觉等获取的信息量比纯文字大几个数量级,若世界模型能大幅提升,可训练视频理解、机器人技术等基础模型,创造更大的市场空间。

JEPA

图灵奖得主Yann LeCun提出的Joint Embedding Predictive Architecture(JEPA),旨在克服大语言模型的局限,推动AI理解物理世界。JEPA将模型训练放在潜层空间,对输入和输出进行抽象表达,可预测下一个动作或状态,在预测视频事物变化时表现出色。非Transformer架构可能更接近或模拟人脑思考方式,为AI发展提供新的方向。

GPT - 5被过度营销反噬,但AI进化不会停止

过度营销的后果

GPT - 5的翻车与Sam Altman过于浮夸的营销有关。他在发布会前通过各种预热和暗示吊足了公众胃口,将期待值拉得太高,而发布会结果却令人失望,被视为过度营销的反噬。

AI发展的思考

到达AGI之前,还有很多技术壁垒需要突破,这需要脚踏实地的研发和创新。然而,OpenAI等大模型公司在人类技术推进之际,却在商业化上变得激进,发布GPT - 5时开始打价格战圈地。这引发了人们对AI泡沫破灭和AI大模型进展停滞的担忧。但从GPT - 5的发布也让人们清醒认识到Transformer本身的局限,可能会促使更多人关注其他替代方案,推动整个AI行业更深远的发展。尽管GPT - 5存在诸多问题,但它也朝着AI全能super app迈进,一些功能有望让生活和工作更高效。

作者:天顺娱乐




现在致电 5243865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天顺娱乐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