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一份“虾仁炒蛋”?吃谁的饭应该是学生说了算

日期:2025-09-22 15:50:49 / 人气:32


近日,上海部分家长在社交媒体反映孩子学校午餐中的虾仁炒蛋被紧急停止供应,这一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与讨论。提供该套餐的企业上海绿捷回应称,有学校反映虾仁里有细沙,但并非所有批次都存在问题,且不存在其他食品安全问题,同时表示将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并深刻反思。

校园餐现状:目标难实现,问题早有端倪

校园餐肩负着确保餐食安全、健康,让孩子们摄入足够营养的重任,这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校园餐由外部企业供应时,供应链条拉长,实现这一目标的难度更是大大增加。事实上,家长们对上海绿捷餐食质量的非议早已存在。在社交媒体上,部分家长向主管部门投诉,要求更换配餐公司。天眼查数据显示,今年8月上海绿捷中标多达27次;2024年1月的公开资料表明,当时其业务覆盖上海全市16个区的500多所中小学、幼儿园,日供餐超过50万份。如此庞大的业务量,一旦出现问题,影响范围极广。

学生应是校园餐的评价主体

校园餐的服务对象是学生,那么餐食好不好理应由学生说了算。校园餐的起点在招投标环节,然而从目前上海部分学校配餐招标公告的核心条款来看,最高投标限价15元/人,服务期限一年,净利率不超5%。在考虑到上海的物价水平和人工成本后,这样的招标条件显然更多是从管理者的视角制定的。若让学生来设定招标条件,他们的要求可能很简单——健康、好吃。

重构校园餐评价和招投标机制

建立学生评价机制

校园餐可以外包给企业,但责任不能外包,管理者必须对校园餐进行严格的日常监管。校园餐不仅要守住安全底线,还要满足学生健康成长的需求。从社交媒体反馈可知,有家长反映油炸食品比例偏高、鸡鸭类肉食占比过大。因此,有必要建立学生评价机制,让学生给餐食打分,打分结果反馈给配餐企业,企业据此进行调整。若调整不到位,就应考虑解除合作。餐食被丢弃的比例也可作为考核指标,该数据还能在全市或更大范围内横向对比,若某个企业的相关比例显著偏高,应及时作出处置。

强化陪餐制度实效

校长和家长陪餐制度要讲求实效。若能每天执行,就应成为日常事项;若无法每天执行,也应采用随机方式,避免出现“陪餐那天饭菜就比平时好吃”的情况。

优化招投标和合同条款

评价机制的调整可反推至招投标和合同条款制定。例如,将餐食被丢弃比例过高的企业排除在投标之外或予以减分。把学生打分机制列入合同,将餐食可口程度作为考量因素,这样与企业解约就有了依据,也能减少法律纠纷。对于中途解约的情况,可借鉴医药集采办法,设置第二中标企业作为备选,确保餐食供应不中断。

平衡成本、利润与餐食质量

更高的要求意味着企业要付出更高的成本,只有给予企业合理的利润,企业才会积极参与招投标。所以,餐标应充分考虑市场实际情况,确定科学合理的标准。若餐标提高能换来餐食质量的提升,且定价仍是普惠性的,家长们大概率会接受。业务更具持续性,企业才更愿意长期投入,把产品做好、流程做细。因此,一年期的合同期限可适当延长,在解约条件更严格、细致的情况下,不必担心企业赖着不走。对于学生评分高、餐食丢弃比例低的企业,在其投标时可以加分,推动其续约,形成优质优价的良性循环。

上海绿捷的“虾仁炒蛋”风波,为我们重新审视校园餐提供了一个契机。学校餐食在引入市场机制的同时,不能简单放任自流,不能让其自我监督。要真正提高餐食质量,必须将学生的需求放在首位,让吃谁的饭由学生说了算。管理者不能仅从自身视角出发,只解决“有没有”的问题,而应让学生的评价成为筛选配餐企业的核心指标,并在此基础上细化管理方式。这并非难事,关键在于管理者是否愿意去做。

作者:天顺娱乐




现在致电 5243865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天顺娱乐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