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幻觉阴影下的美股资金流向与应对策略

日期:2025-07-12 18:08:35 / 人气:5


AI 幻觉所引发的舆论风波,如 DeepSeek 编造涉及王一博的虚假信息事件,生动地展现了 AI 在信息生成方面存在的不确定性。而在金融市场领域,同样有着令人瞩目的动态。摩根大通预计下半年将有接近 5000 亿美元资金流入美股市场,这一数据足以推动股市再上涨 5%-10%,且散户投资者将成为这一资金流入的主要支撑力量,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对冲基金和机构投资者在增量贡献上较为有限。
据追风交易台消息,7 月 11 日摩根大通发表的研报明确指出,今年美股购买力的核心引擎将是散户投资者,其持续的资金投入预计将成为下半年市场的主要支撑。从数据来看,摩根大通的预测模型显示,2025 年全年,散户对股票基金的净买入总额预计为 6300 亿美元。截至目前,2025 年上半年已累计流入约 2700 亿美元,也就意味着在今年剩下的时间里,还将有 3600 亿美元的资金来自散户投资者。尽管 5 月和 6 月出现了散户买入势头减弱的现象,但这主要是因为散户在 3 月和 4 月市场下跌时大举抄底,包括买入杠杆 ETF,随着市场 V 型反弹,尤其是一些 3 倍杠杆的纳斯达克 ETF 价格几乎翻倍,散户进行获利了结是自然行为。所以,这只是阶段性的获利回吐,预计散户将从 7 月起恢复购买。
在机构投资者方面,大部分机构已处于高位运行状态,进一步大幅加仓的空间不大。数据显示,股票多空对冲基金以及 TMT 行业的对冲基金,其股票贝塔敞口在 4 月份就已经恢复正常水平,目前继续提升的空间很小。自由裁量型宏观对冲基金和系统性宏观对冲基金(如 CTA),在经历 4 月份的亏损后,已于 5 月和 6 月迅速回补空头并建立多头头寸,目前它们在美国股市的仓位已经处于高位,与去年底的水平相当,标普 500 和纳斯达克股指期货的仓位代理指标也已回升至或超过了今年 2 月份的高点。因此,这些宏观或股票多空对冲基金在下半年难以成为推动市场上行的主要力量,唯一的例外可能是股票量化基金,它们在 5 月和 6 月降低了股票贝塔,尚有加仓空间。与此同时,养老基金和保险公司这类机构是股票的长期结构性卖家,2024 年它们净卖出了约 4550 亿美元的股票,摩根大通预计 2025 年它们将继续净卖出约 3600 亿美元,与过去十年的平均水平基本一致。
除了散户和现有机构投资者的情况外,风险平价基金、平衡型共同基金和海外投资者资金被认为是下半年潜在的买入力量。对于风险平价基金,报告估算其股票贝塔已从 4 月初的 0.35 降至目前的 0.2,如果其仓位回归至 2015 年以来的平均水平(约 0.33),则意味着在 2025 年剩余时间里将有约 450 亿美元的净买入。美国平衡型共同基金的股票贝塔目前为 0.52,低于 4 月初的 0.56,若其贝塔向长期平均水平 0.6 回归,将可能在 2025 年下半年带来约 5600 亿美元的净购买。此外,外国投资者可能也将重新入场,外国实体投资者,包括非美国散户投资者,自 2 月以来已连续 5 个月对美股采取 “买家罢工” 策略,但摩根大通认为这种 “抵制” 美股的行为不可持续,因为投资者无法避开标普 500 或科技七巨头这一全球股市最大且最重要的增长板块。如果美元企稳,外国实体投资者恢复购买美股,这可能在 2025 年下半年为美股带来 500 亿至 1000 亿美元的买入资金流。
AI 幻觉的存在,为美股市场这一复杂的资金流动局势增添了更多的不确定性。AI 幻觉不仅仅是简单的信息错误,它在金融领域可能会引发一系列严重后果。例如,AI 生成的虚假金融新闻或分析报告,可能会误导投资者的决策。在新闻领域,大语言模型可能生成虚假新闻事件,扰乱信息传播秩序,误导公众认知,而在金融市场,这种误导可能直接导致投资者资金的损失。当投资者过度依赖 AI 提供的金融信息时,一旦这些信息存在幻觉,就如同在迷雾中航行失去了方向。在医疗领域,AI 的错误诊断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在金融市场,AI 幻觉带来的错误投资建议则可能让投资者血本无归。
从 AI 幻觉产生的原因来看,大语言模型的设计原理并非输出准确事实,而是通过模式识别生成答案,其内部运行机制像一个 “黑匣子”。训练数据偏差、模型局限性以及生成过程的随机性,都可能导致幻觉的产生。例如,训练数据中的模糊性和错误,可能使 AI 在生成金融信息时出现偏差。在金融市场,即使是微小的信息偏差,也可能引发市场的连锁反应。如 AI 对某一公司的财务状况做出错误解读并广泛传播,可能导致该公司股价的异常波动,进而影响整个行业板块,甚至对大盘走势产生影响。
面对 AI 幻觉与美股资金流入这样复杂的情况,我们需要多方面的应对策略。在技术层面,对于 AI,要不断优化模型训练参数和训练时长,虽然这需要付出高昂的计算成本,但能有效减少 “幻觉”。同时,使用更大、更干净的数据集进行训练,也有助于降低 AI 模型 “幻觉” 出现的概率。在金融市场数据处理方面,引入检索增强生成(RAG)技术,让金融 AI 在回复问题前参考给定的可信文本,确保回复内容的真实性,减少幻觉的产生。在监管层面,无论是 AI 行业还是金融市场,都需要建立更完善的监管框架。对于 AI 生成内容,尤其是与金融投资相关的信息,要明确责任主体,规范内容发布。对于金融市场,监管机构要加强对资金流入流出的监测,防止因 AI 幻觉引发的错误信息导致市场的大幅波动。在投资者教育方面,要培养投资者对 AI 输出信息的批判性思维,不能盲目相信 AI 提供的金融建议。投资者需要学会辨别信息的真伪,结合自身的投资经验和专业知识,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对于年轻一代投资者,更要引导他们正确看待 AI 在金融投资中的作用,避免因过度信任 AI 而遭受损失。
AI 幻觉与美股资金流入现象,一个反映了技术发展中的挑战,一个展现了金融市场的动态,两者相互交织,需要我们从技术、监管和教育等多方面综合应对,以保障金融市场在数字化时代的稳定与健康发展。

作者:天顺娱乐




现在致电 5243865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天顺娱乐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