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学知识就够了,为什么还要关心科学史?

日期:2025-09-08 21:55:59 / 人气:7


一、科学史研究的质疑与目的反思

(一)科学史研究的质疑

在科学不断进步的背景下,科学史从业者常受到质疑,人们疑惑为何要关注科学的过去,认为科学史可能是对现有科学的低劣近似,或是祖先留下的无用之物。大众媒体中常见的科学史故事,如凯库勒梦到蛇咬尾巴发现苯环结构、弗莱明因发霉培养皿发现青霉素等,很多属于神话,虽有一定积极作用,但存在对历史的歪曲。

(二)科学史研究目的的思考

科学史家不应只纠结于纠正历史误区,更要思考编写和讲授历史的目的。我们不仅要追求正确的历史理解,还要追问学习历史的益处。同时,要避免陷入“现时主义”和“无我客观”的陷阱,明确历史书写是为当今现实服务,要从当下出发,阐明对过去的理解如何影响现在和未来。

二、科学史的功能

(一)科学史的内部功能

  1. 正统功能
    • 深化科学知识理解:了解科学知识的获取过程,能为科学知识增添深度,提供更细致的概念理解和更有把握的结果解释,避免将结果简单视为绝对真理。例如,理解牛顿将万有引力概念精确数学化并应用于天体和地球运行解释的过程,能让我们更深入地认识万有引力。
    • 传授科学方法:科学家虽可通过实践学习科学方法,但通过历史视角学习也很有益,非专业人士通过回顾历史学习科学方法,有助于合理指导科学政策。许多科学史研究传统致力于利用科学史提升科学教育。
  2. 补充功能(“补充科学”)
    • 增强批判意识:历史是哲学家和大众拓展认知视野、增强批判意识的有效工具。它能揭示当下处境的偶然性,让我们明白当今认为理所当然的科学真理,可能源于历史上特定且充满偶然性的决策,可能存在其他发展路径。例如,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诠释成为正统是多种历史偶然因素作用的结果,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占据主导地位也具有一定偶然性。同时,学习历史能拓宽概念视野,让我们认识到过去的科学可能超出当前想象,如赫歇尔对红外辐射的发现最初未被正确认识。
    • 恢复曾遗失的科学知识:科学革命可能导致旧范式中的知识遗失,但其中一些知识在原本适用的现象范围内可能仍有解释力。历史学家应尊重并从过去挖掘这些知识,实验工作有助于确认和恢复这些知识。例如,皮克特证实辐射热存在的实验、歌德关于光和颜色的理论与实验、沃拉斯顿和西尔维斯特的实验等,这些被正统科学摒弃或忽视的研究,通过历史学家和物理学家的复现,可能恢复其价值。
    • 延伸被忽视的知识:复现历史实验会引出开放性问题,促使进一步探究。例如,西尔维斯特的实验引发了对置换反应和伏打电堆原理的思考,沃拉斯顿的实验引发了对惰性金属作用和电化学理论的探讨,伏打电池实验引发了对氯化钠溶液中电化学反应的疑问。这些问题常被当今科学家忽视,但属于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的范畴,通过研究这些问题可以延伸科学知识。

(二)科学史的外部功能

科学史的外部功能与内部功能密切相关。若认为科学能为社会造福,了解科学成为这种力量的历史有助于维护科学运行机制的健康,使其持续产生社会和经济效益;若认为科学未得到应有的支持或发展方式造成负面社会影响,学习科学史有助于增强批判意识,恢复和延伸被遗忘的科学知识,以纠正问题。

三、科学史功能的连续性与总结

(一)科学史功能的连续性

科学史的内部与外部功能存在平行关系,可看作一个连续体。科学史与其他历史分支功能也存在连续性,科学是人类社会和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研究科学史时不应回避探讨过去对当今智识和社会方面的相关意义。

(二)总结

历史常被用于激发人们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提供灵感,但这不应与以充分、公正的方式对待历史相冲突。科学史不仅能改进科学知识本身,还具有多方面的重要功能,我们应重视科学史的研究和学习。

作者:天顺娱乐




现在致电 5243865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天顺娱乐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