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品牌IP联名:从"流量狂欢"到"价值共生"的范式跃迁
日期:2025-03-25 11:04:42 / 人气:39

一、行业变革:IP联名的底层逻辑重构
从"品牌借势"到"价值共创"
旧模式弊端:传统IP联名依赖短期流量变现,联名产品多为"一次性消费品",热度消退后品牌忠诚度难以维系。
新模式特征:2025年IP联名转向"产品化生存",品牌深度参与IP价值链,通过共创产品构建长期商业价值。
典型案例:泡泡玛特《哪吒2》盲盒系列8天销售额破千万,通过故事化设计将联名转化为可持续资产。
流量退潮后的生存法则
流量红利终结:2024年淘系影视IP周边销售额虽破3亿,但短期爆发难以支撑常态化增长。
产品力决胜:泡泡玛特盲盒系列搜索人数日均2万+,预售排期至6月底,印证产品力才是联名持续性的关键。
品牌定位的深度绑定
文化基因契合:库迪咖啡借《哪吒2》强化"年轻国潮"定位,联名费用超500万仍被视为长期投资。
品牌心智占领:霸王茶姬通过联名深化"东方茶饮"认知,将哪吒IP融入品牌文化体系。
二、价值共生:IP联名的三大进化方向
产品化路径:从"IP换皮"到"IP再造"
设计创新:泡泡玛特《哪吒2》盲盒以"羁绊"主题系列化表达,强化收藏价值与品牌调性。
生态延展:除盲盒外推出收藏卡、剧情胶片等衍生品,一周内销售额破百万,形成多维产品矩阵。
品牌共生:从"流量搭载"到"文化共建"
精准匹配:库迪与《哪吒2》用户画像高度重合,联名费用虽高但实现品牌心智长期占位。
文化共振:霸王茶姬借国潮IP强化品牌定位,使IP成为品牌文化的一部分而非简单营销工具。
生态化演进:从"单品爆款"到"IP生态"
商业模式升级:哪吒系列IP衍生品预计收入100-150亿,品牌从联名参与者变为生态共建者。
长期价值沉淀:瑞幸《黑神话》、蒙牛《庆余年》等案例显示,联名正成为品牌文化资产积累的重要手段。
三、行业启示:IP联名的战略转型路径
产品创新的核心地位
设计深度:泡泡玛特通过故事化设计放大IP价值,盲盒成为品牌创新的载体而非流量工具。
品类延伸:从盲盒到卡牌、胶片卡,构建多场景消费体验,延长IP生命周期。
品牌定位的战略协同
文化认同:库迪、霸王茶姬等品牌通过与国潮IP合作,重塑消费者品牌认知。
心智占领:联名费用超行业平均水平(5-10倍),但实现品牌价值长期增长。
商业模式的范式升级
收入结构优化:哪吒系列衍生品预计创造300-350亿商业价值,IP联名成为品牌新增长曲线。
用户关系重构:从一次性购买到持续性消费,联名推动用户与品牌的深度绑定。
四、潜在挑战:IP联名的可持续发展难题
IP生命周期管理
风险预警:IP热度周期缩短至3个月,品牌需建立快速响应机制避免资源消耗战。
解决方案:泡泡玛特通过系列化设计延长IP热度,品牌需探索IP长效运营模式。
小众IP的圈层困境
市场分化:小众IP崛起形成圈层壁垒,大众市场共识面临瓦解风险。
破局之道:品牌需平衡小众文化与大众市场的需求,构建多层次IP矩阵。
联名泡沫的风险警示
成本压力:联名费用水涨船高(库迪超500万),品牌需警惕投入产出失衡。
价值评估:建立科学的IP联名价值评估体系,避免盲目追逐热点。
五、未来展望:IP联名的终极形态
从"流量工具"到"价值引擎"
角色转变:IP联名从营销手段升级为品牌战略组成部分,驱动长期产品创新。
价值创造:品牌与IP共同构建消费场景,实现文化认同与商业价值的双重变现。
生态共建的终极目标
产业融合:IP联名向全产业链渗透,推动设计、生产、营销全链路重构。
共生关系:品牌与IP形成双向赋能,共同创造可持续的商业生态系统。
长期主义的实践路径
用户运营:通过联名建立用户情感连接,形成品牌社群与IP粉丝的叠加效应。
文化沉淀:将联名转化为品牌文化资产,实现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重提升。
作者:天顺娱乐
新闻资讯 News
- OpenAI开源新大模型与深度研究...04-27
- 华熙生物一季度营收稳健,战略聚...04-27
- 晚报摘要:科技、金融与全球经济...04-27
- 李彦宏:百度DeepSeek竞争对...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