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元面霜失宠:莱珀妮的“贵妇神话”为何破灭?

日期:2025-04-22 17:06:08 / 人气:18


曾几何时,一瓶面霜售价抵得上一只LV包的莱珀妮(La Prairie),是高端护肤界的“天花板”。但如今,这个以鱼子酱精华闻名的奢侈品牌正遭遇滑铁卢——2025年一季度销售额暴跌17.5%,成为母公司拜尔斯道夫旗下唯一负增长的品牌。其困境背后,折射出高端美妆市场的结构性变局:当消费者愈发追求“有效成分”而非“奢侈符号”,万元面霜的“贵妇经济学”正在失效。

一、莱珀妮的“失速”:从增长引擎到业绩拖累
1. 高光时刻:奢侈护肤的黄金年代
2017-2019年:全球高端美妆市场爆发,莱珀妮年增速高达20%-30%,中国消费者对其“鱼子酱”概念趋之若鹜。
2021年:借旅游零售(如海南免税)东风,莱珀妮销售额逆势增长20%,中国区业绩远超疫情前。
2. 颓势显现:高增长神话终结
2022-2024年:增速骤降至1.9%、-15.4%、-6.2%,2025年Q1跌幅扩大至17.5%。
对比竞品:同属顶奢护肤的海蓝之谜、赫莲娜仍稳居中国线上销售TOP10,而莱珀妮已跌出榜单。
核心矛盾:

价格与价值脱节:15480元的面霜 vs. 消费者对“真实功效”的质疑(“鱼子酱”成分被国货平替)。
医美冲击:万元预算可做热玛吉或购买修丽可等“成分+医美”结合的高端线,莱珀妮的“纯护肤”定位显得陈旧。
二、谁在抛弃莱珀妮?三大消费趋势的颠覆
1. 从“身份象征”到“成分党”崛起
过去:奢侈护肤品的溢价来自“稀缺性”和“社交价值”(如贵妇圈层认同)。
现在:Z世代和千禧一代更看重玻色因(赫莲娜)、胜肽(雅诗兰黛)等可验证的成分功效。
案例:赫莲娜“黑绷带”面霜(3950元/50ml)凭借30%玻色因浓度成为爆款,而莱珀妮的“鱼子酱”故事难再打动成分党。
2. 高端平替的“降维打击”
国货冲击:毛戈平等品牌推出千元级“鱼子酱”系列,分食莱珀妮中低端市场。
大众线升级:拜尔斯道夫旗下优色林(敏感肌修护)、妮维雅(男士护肤)通过功效创新,抢占中高端份额。
3. 消费降级下的“理性回归”
奢侈品市场降温:LVMH时装皮具部门2025年Q1收入下滑5%,高端消费整体收缩。
消费者选择:
预算有限时:优先购买医美项目或中高端功效产品(如优色林美白精华)。
预算充足时:转向爱马仕护肤线等更具奢侈品基因的新贵,而非传统高奢美妆。
三、拜尔斯道夫的“自救”:押注大众市场与功效品牌
面对莱珀妮的颓势,母公司拜尔斯道夫已调整战略,将资源倾斜至更具增长潜力的品牌:

1. 妮维雅:“德国大宝”的逆袭
定位转型:从商超开架货升级为“功效型平价护肤”,推出美白精华、男士系列。
中国市场:2024年销售额56亿欧元,占集团总收入近70%,成为业绩压舱石。
2. 优色林:成分党的“德系学霸”
科技叙事:专注敏感肌修护+美白专利,2024年销售额13.72亿欧元(增速20%)。
中国布局:在上海张园全球首发新品,强化“专业护肤”形象。
3. 新赌注:香缇卡能否接棒?
定位:高端彩妆+护肤(单价400元+),2025年Q1增长15.9%。
风险:面临毛戈平、花西子等国货彩妆竞争,能否复制莱珀妮昔日的辉煌存疑。
四、启示录:奢侈美妆的未来在哪里?
莱珀妮的衰落并非个例,而是传统高奢护肤模式遭遇时代淘汰的缩影。未来突围方向可能包括:

科技赋能:将奢侈定位与尖端成分(如基因护肤、生物科技)结合,而非仅靠营销故事。
体验升级:学习爱马仕,打造线下SPA+零售的一体化贵妇服务。
跨界医美:与热玛吉、超声刀等轻医美项目绑定,提供“护肤+抗衰”解决方案。
结语:
当消费者开始用“成分表”和“性价比”重新评估万元面霜的价值,莱珀妮们必须回答一个问题:除了贵,你还剩下什么? 在功效至上的新时代,奢侈美妆若不能证明自己的“有效”,终将被理性的市场抛弃。

作者:天顺娱乐




现在致电 5243865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天顺娱乐 版权所有